書內有一個很值得深恩的成長故事,故事如下:
馬戲團有一頭小象,自小就給馬戲團買下。主人用繩索將牠繋在一棵小樹的樹幹上。牠曾經試圖用力掙脫束縛,但可能由於身形和力量尚小,無法扯斷繩索逃走。之後,每逢主人把牠繋在這小樹上,牠都會十分馴服。伏在地上,毫無反抗的意圖。事隔多年,小象己長成大象,但幼幼的繩索,小小的樹幹仍可以將牠繋著,牠仍然不斷的對自己說:「你不夠力量,這不行的,你仍會失敗的。你的嘗試只會帶來痛苦,不如放棄好了。」
其實,很多人和這大象一樣不知自己已經成長了,仍然活在童年的恐懼中,令自己不能衝破自己的鎖鍊再進一步。但有更多人在原地踏步沒法成長而不自知。到底我們應該如果介定一個人成長如否。作者為我們定下十個標準,下面是其中幾點。
——不以取悅人為人生的目標;
——自我主導,為自己人生作的決定,充滿自豪和自信;
——對人生經歷更開放,外在及內心世界得到協調,能忍受人生中那些含糊和灰色的地帶;
——有人生目標,看重解決面前的問題,多於一己的成敗得失;
——有一套價值的系統和生活的哲學。
人是在時間的軌跡上受着不同的刺激和接觸中成長的。要順利完成整個成長路缐圖一定要處理好時間和各種關係對我們的影響。這本就這幾方面提供了一些處理的方法。也為幫助年青人的社工、老師提供一套可實行的理論。
面對過去:每個人都會有他們的回憶和過去,當中有快樂和可怕的,也可能有陰暗的一面。我們都必須面對自己的過去,特別是陰暗的過去,不然我們只會留再過去沒法成長。透過和他人訢説自己的故事去了結一些未完的事情(對爸爸的恐懼)是一個行效之有的方法。
面對現在: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任務和挑戰。我們要有鍥而不舍和不怕失敗的精神去學習和面對現在的任務。學習每一樣的技術都會經過三段時期,起初是進步神速,接著退後,然後停留在一個高原上。只有勤奮的練習,甘心花大量時間在高原上才能再次回到進步神速、退後,到達更高的高原上。
面對將來:要面對將來必須學㑹放手,向現在的自己說再見,然後「將來」就變成現在。因這個轉變當中會有不知的將來,它會帶來不少的不安和恐懼。我們要學會將這些不安和恐懼變成動力才能成功,如寄居蟹脫下舊殼尋找更大更好的新殼。只有跳出現在所處安全區才能得以成長。
面對環境:環境對人成長有着深遠的影響。但人所處的環境往往是被動的和受着多方客觀的因數所限制。在不能可變周邊環境時,閱讀是一個很好方法帶我們的心靈去到不同環境體驗不同的經驗。閱讀也可以使我們用不同參考角度,挑戰自己和期待自己改變,不用局限自己的潛能。
面對他人:人是集體生活動物。我們的一生就是不斷由一個羣體轉到別一個。我們由出生家庭到學校再到社會生活。當我們在一個羣體的生活可以分為三個段落。起初我們為了得到羣體的認同和接納,可以没有自我,就如嬰兒出生到父母家中。然後到抗衡期尋找自我,希望從羣體中獨立出來。最後回返羣體。只有經過抗衡和叛逆人才能在自我和羣體取得平行。不然,人就比羣體所呑沒,做一個沒有自我,依賴他人過活的人。
面對自我:在成長的過程中最困難是如何面對自我,接納自我。我們的性格不是單面的,而是由多個自我所組成。在不同的環境,面對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自我就會出現。我們要對每一個不同的自我都有認識和協調不同自我。當中有些自我可能比較陰暗和自已希望的有所分別,但我們必須接納它是我生下來的一部分。學習接納和控制它們,我們才能完全接受完整自我,平靜而祥和地生活。
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我們才算真真正正地成長了。但那時我們大有可能以經接近人生的終點站。所以人生只是不斷學習和進步中過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